乳房脂肪坏死以中年女性较多见,坏死的部位不定,以乳房外上侧较多,约占70%左右。发病原因常见的有乳房碰撞、挤伤、外伤,乳房的放射治疗及手术或穿刺、乳房内注射药物等。特别是身体过于肥胖、进食脂肪过多者更易导致乳房代谢障碍,使脂肪积聚坏死而发病。
本病患者大多以乳房肿块就诊。肿块大多是单一的,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楚,表面不光滑、不整齐,直径有大有小,在1―5cm不等。乳房脂肪坏死的部位不同类型亦有别,若乳房皮下坏死,肿块与皮肤粘连在一起,则为皮下型;若坏死部位为小叶间,肿块在腺组织内者,称为叶间型;伴有其他乳房疾病,常表现为伴发病的症状者,病情隐匿,叫做伴发型。
若有明显的外伤史,乳房脂肪坏死较易明确诊断。在外伤部位可出现肿胀、皮肤潮红和界限不清的肿块,按压疼痛,周围颜色蓝紫,之后变为黄褐色或黑色,日久则逐渐淡化以至消失。乳房常常出现皮肤凹陷,乳头的朝向也易发生改变。有时乳房脂肪坏死临床症状与急性乳腺炎相似,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疼痛性肿块,易误诊为急性乳腺炎。
自测乳房坏死的症状
病人常因发现乳房内肿块而就诊,平均出现症状到治疗时间为几个月到数年。本病多发生于右侧乳房,主要临床症状有:
1.乳房皮肤改变:创伤后淤血斑,往往在受损伤的乳房局部出现淤血斑,局部皮肤可发红。外伤史及乳房局部皮肤发红,对本病诊断有很大帮助。
2.患侧乳房疼痛:多数病人乳房局部疼痛不明显,或者不痛。这种无痛性肿块是本病的特点之一,多数因病史长而遗忘之故。
3.坚实感及皮肤粘连:受伤较表浅时,有70%左右病人的局部皮肤与肿块粘连,这种坚实肿块与皮肤粘连的表现,为乳头凹陷、乳头退缩或朝向改变,颇似乳房的恶性肿瘤(但不会出现皮肤水肿和典型“橘皮征”)。诊断时必须同乳腺癌鉴别。
4.乳头凹陷:如肿块位于乳头周围之皮下脂肪内,由于病变的纤维化牵拉乳头,可产生乳头回缩。此种表现是常与癌混淆的体征之一。
5.类感染表现:乳房脂肪坏死的另一种表现很像脓肿。多无明显的外伤史和皮肤淤青症,其最初的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现象,在乳晕区或其附近的皮肤下可触及一肿块,并有波动感。切开皮肤后可见皮下有一表浅囊肿,囊内含有陈旧血液或灰黄色的稠厚坏死组织,切片检查时可见囊壁仅为脂肪坏死。此种病变大多发生在肥胖妇女的下垂乳房中,它与哺乳无关,并非一般的急性乳房脓肿。
6.腋窝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人由于炎症的刺激可伴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触之甚硬,甚至疑为癌转移。
早发现、早治疗是治愈乳房脂肪坏死的关键。
诊断乳房脂肪坏死及有无外伤史很重要,必要时应做乳房组织活检。一旦确诊,即用足量抗生素治疗。早期局部冷敷,可消肿止痛;晚期局部热敷,可促使化脓、炎症局限。若发现肿块大且有波动感时,应及时切开引流,排出脓液。若病程较长或久治不愈,肿块形成疤痕时,可将病灶直接切除。怀疑乳腺癌时,还要做病理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果断措施。
预防乳房脂肪坏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保护乳房、关心乳房的良好习惯,切实做好乳房的卫生保健;内衣要保持清洁卫生,衣料无不良刺激,勤洗、勤晒、勤换;对乳房较大、较重、下垂者,应特别小心,选适宜的乳罩,防止碰撞、挤压、外伤;万一发生外伤时,应及时治疗;体质肥胖者,应注意减肥,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从美娟的例子中还应特别吸取的教训是,对女方的乳房需轻轻地抚摸,而不是用力抓捏,否则不仅会使女方感到隐痛不适,而且会削弱性兴奋,降低性生活质量。过分的抓捏、压挤还可引起乳房组织损伤,甚至发生乳房脂肪坏死,对乳房保健极为不利。因此,做丈夫的切不可只顾自己,而忽视了对妻子乳房的关爱与呵护。#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