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家长,“青春期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同性交往、也需要异性交往,父母应该保护和引导孩子的这种交往。”
中国家庭教育协会理事闵乐夫,在24日举行的第九届海峡两岸家庭建设及亲职教育学术研讨会上说,异性交往是少男少女成熟的“生长点”,异性交往当中,智力互补和性格互补能够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快乐,同时,性角色意识的体验,会让他们学会并掌握交往的礼仪,“男孩学会什么叫绅士风度,女孩学会什么是淑女。”
同时,他认为,需要注意的是,在异性交往中,家长要引导男生女生在友谊的范围内交往,保持群体、公开的交往,尽量避免秘密的一对一交往。
闵乐夫认为,同性之间的交往是孩子成长的“绿岛”。孩子和父母师长的纵向人际关系,抚养与被抚养、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是一种不平等的交往,而和小伙伴、同龄人的横向关系则是平等的。所以,同性的交往能够让孩子学会尊重、关心他人,并且在这种平等的交往过程中体会委屈、尝试自我约束、懂得自我保护。
闵乐夫建议,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应该对子女的交往进行指导和保护。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分享其快乐和挫折,用商议的办法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供他借鉴。在这个过程中,沟通是很重要的,沟通能够唤醒成长的自尊、自爱、自强和自立,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任务是好好学习,等待生活的考验。
据了解,海峡两岸家庭建设及亲职教育学术研讨会由北京市妇联和台湾功文文教基金会共同举办,自1999年起已分别在北京、台湾举办了八届,旨在开展和推动两岸教育、学术、文化的研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