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危机情况、特殊生活事件,从而导致不良心境。不良心境一旦长期存在或反复出现,就会对认知功能造成很明显的破坏,极有可能就会导致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
不良心境源于不良刺激。
不良心境源于不良刺激。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来自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刺激。面对这些刺激,我们不断地进行分析、认知与评估,出现正常的喜怒哀乐情绪和忙碌的适应行为。正常范围内的紧张而活泼的工作与生活节律,有益于我们保持稳定的心境,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危机情况、特殊生活事件,造成一贯性的高度精神紧张或持续的精神紧张状态,从而导致不良心境,对维持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心境对刺激的敏感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人面对刺激,心境波动的程度很小;而面对同等的刺激,另外的人可能发生剧烈的心境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心境和情绪两个词语经常混用,而且我们用得最多的也是情绪一词。由于心境的含义和情绪没有本质区别,作为一本通俗读物,不需要进行太过深奥的心理学探讨,因此我们也没有必要严格地区分心境和情绪两个词。附录二提供了一个情绪稳定度自测表,可以帮助您了解自己的心境在受到刺激时保持稳定的能力。
不良心境往往导致心理障碍。主要就体现在不良心境对认知功能的破坏上,如恐惧、悲哀、愤怒等,这些都会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恐惧情绪越强,对认知活动的破坏就越大。如考试焦虑,考试压力越大,考砸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来说,中等紧张程度是考试的最佳情绪状态,过于放松或过度紧张都会破坏考生的认知功能,不利于考生发挥正常水平。当一个人悲哀时,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思维流畅性也会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他的工作或学习状态。
不良心境一旦长期存在或反复出现,就会对认知功能造成很明显的破坏,可能就会导致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
是否存在心理障碍,首先要判断是否存在不良心境。
我们在判断是否存在心理障碍时,往往首先会判断是否存在不良心境。心理学家大都从三个方面对心境进行考察:
一,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
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
三,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在评定心境时,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行为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同时存在,并且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才能确定真正的心境是什么。例如,当一个人假装兴奋时,他只有兴奋的外部行为,而没有真正的内在主观的兴奋体验和生理唤醒,所以也就不能算是有真正的兴奋心境。